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,为何独宠马皇后呢?又为何说没有马皇后,就不定有大明江山呢?在历史上,朱元璋跟马皇后是比较出名的恩爱夫妻,当初朱元璋家中遭遇巨变,全家死的都差不多了,朱元璋为了生存当过乞丐、和尚等,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,最终一步步成为了大明江山的开国皇帝。
而他的妻子马皇后出身则要好一点,马皇后的真名我们不得而知,不过其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,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,原本家境尚可,但马公乐善好施,于是就变得日益贫苦,马皇后的母亲在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,由于没有儿子,马公十分看重马皇后,而马皇后自幼就很聪明,能写诗会作画,后来马公为了躲避仇家,不得不逃亡他乡,临行时将马皇后托付给郭子兴。
后来马公死了,郭子兴便将马皇后收为义女,并抚养和教育她,马皇后长大成人后,模样端庄 知书达理,所以郭子兴夫妇很是钟爱马氏,虽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,但马皇后深知民间疾苦,故而总是有种怜悯、包容的心态,平日待人和善、为人善良,虽然并不是名门望族出身,但也能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。
马皇后为何能够得到朱元璋的独宠,为什么说没有她就没有大明江山呢?元朝末年,政治腐败、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公元1344年,河南、江淮一带大旱,而黄河又接连决口,一直到公元1351年,河患依旧没有停止,时年五月,农民起义终于爆发,公元1352年,郭子兴也在定远起兵响应,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首领,攻下濠州后,郭子兴自称元帅,后来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兴的麾下。
朱元璋精明能干,打仗也是好手,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看重,一度把他视作心腹知己,为了更好的笼络朱元璋,郭子兴便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,不过看重归看重,郭子兴本性却是个很多疑的人,偶尔也会对朱元璋有所猜忌,担心他过于强大会威胁到自己,所以会特地去打压朱元璋,面对这种情况,马皇后没有急着站队,而是在两边周旋,凭借自己的身份来消除两人的隔阂。
朱元璋曾被郭子兴关押起来,还不给饭吃,马皇后得知后将热饼藏在胸前,不顾自己被烫伤,假装去看望,实则给朱元璋送餐,很多时候朱元璋在外杀敌时,马皇后就在家打理家务,朱元璋手下军队士气低迷时,马皇后不惜变卖首饰充当军饷,还和将士们的女眷一起为他们缝补衣物。
而当朱元璋心情不好时,马皇后会鼓励朱元璋,让他更有信心,知道朱元璋出身不好,马皇后还会劝他学习读书写字,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,能有这样一位贤惠的妻子,那是攒了十八辈的福气,等何况是十五岁就没有了家的朱元璋,在他孤独的人生中,终于有了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陪伴,内心受到的慰藉想必是非常大的。而后来即便当了皇后,马皇后也依旧保持从前的样子,没有因为朱元璋的的宠爱就肆意妄为。
马皇后为何能够得到朱元璋的独宠,为什么说没有她就没有大明江山,公元1368年,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建立了大明王朝,马皇后也被册封为皇后,这时候马皇后已经四十岁了,对于那些新进宫的年轻女子来说,在外貌上,马皇后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相比的,后来朱元璋有了越来越多的嫔妃,可不管她们有多好看,朱元璋对待马皇后依旧是最好的,他们平日里相处能够做到像普通夫妻一样,这一点也是其他嫔妃比不了的。
而自古以来,一直都有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,但即便是朱元璋这样生性多疑的人,却能够经常倾听和采纳马皇后的意见,朱元璋当上皇帝后,经常动不动就要杀人,许多大臣都很怕他,一般只有马皇后来能将朱元璋安抚下来。
一次宋濂的孙子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,要朱元璋被处死,还是马皇后从中周旋,才让其不至于失去性命,很多大臣都是因为马皇后的劝告才免于一死的,所以都非常感激马皇后,朱元璋经常在大臣的面前夸赞马皇后,说在当年打仗的时候,她对自己帮助非常大,而马皇后听了,不但没有高兴,反而劝谏朱元璋,要记得那些跟他一起打仗的功臣。
此外,马皇后也几乎从不为自己谋私,在朱元璋打算给马皇后的亲戚封官赏爵时,马皇后都是一一拒绝,可以说马皇后是当之无愧的“贤后”,后来马皇后去世,朱元璋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,大概是因为,没有人能够替代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吧。